首页 > 周边游 > 问答 > 中国旅游发展困境有哪些,我国当前的旅游困境

中国旅游发展困境有哪些,我国当前的旅游困境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3-24 17:42:54 编辑:国内旅游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我国当前的旅游困境

掠夺式的开发,不管是对景区还是游客,没有长期健康发展的规划。

我国当前的旅游困境

2,我国休闲旅游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环境
1是盲目开发,1切只顾眼前,没有统1可延续的发展思路;2是无序经营,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不惜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基础;3是政商不分,只要有政绩,哪怕侵害整体发展计划;4是只收不投,就像高速路,将本应属于公众的资源当做了提款机;最后1点是游客意识落后,自以为是上帝,却没有把自己摆在1个更高层次上。总之,这个问题是1个很复杂的综合现象,需要下大力气,花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绝非1个会议、1个文件乃至1两个人能够解决的。

我国休闲旅游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3,我国现存的旅游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①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②重产值、轻环境 ③环保经费紧张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⑤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
1是盲目开发,1切只顾眼前,没有统1可延续的发展思路;2是无序经营,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不惜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基础;3是政商不分,只要有政绩,哪怕侵害整体发展计划;4是只收不投,就像高速路,将本应属于公众的资源当做了提款机;最后1点是游客意识落后,自以为是上帝,却没有把自己摆在1个更高层次上。总之,这个问题是1个很复杂的综合现象,需要下大力气,花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绝非1个会议、1个文件乃至1两个人能够解决的。

我国现存的旅游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4,我国旅游产业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1、旅游业也存在“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问题,是一个对化石燃料等能源有着高依赖度的产业。2、盲目开发、过度开发造成生态失衡、环境磁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3、旅游地文化受到威胁。旅游业的过度发展也会对旅游地传统文化带来威胁和冲击,如传统习俗的商业化使之歪曲和不可持续。4、旅游垃圾泛滥,危害大。旅游垃圾主要来源于旅游者、旅游服务企业、生物新陈代谢、建设项目、办公等方面。5、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使得地方官员往往只局限于短期行为和短期利益。6、政府监管缺乏力度,社会监督机制尚不完善。7、环境补偿机制急需健全。目前,我国尚未真正形成涵盖全国的地区间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以致于生态脆弱或资源丰度高的地区的利益长期散失。8、目前,我国绿色旅游消费和旅游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识尚不浓厚,虽然绿色经济、绿色旅游、绿色消费等新名词、新概念或新理念的提出已有一定的时间。

5,我国旅游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2011年1月10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第三部)——2010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11年发展预测》。蓝皮书认为,中国旅游业虽保持增长态势,但发展也带来五大问题。 蓝皮书分析,中国旅游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面临五大突出问题:一是政策效应还未完全显现。社会对旅游业的认识仍然不足,关于如何建设“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还未得到有效破解,局部出现旅游投资过热、盲目攀比国际化等新问题。二是市场主体发育滞后。一方面缺少龙头企业特别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活力严重不足、创新乏力,旅游企业距离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尚有差距。三是产业结构待优化。旅游产业链较短,一些地方旅游业发展中门票经济占较大比重,旅游业产业融合需进一步深化,地区间旅游业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四是目前中国散客服务体系滞后,针对散客市场的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五是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频发,为旅游安全敲响警钟,需更加重视旅游安全问题。 目前,中国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长效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但是,实践中,除了蓝皮书所述的五个表象问题外,就现实来讲,中国旅游业普遍存在三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旅游行业的导向机制僵硬化、产业链条单一化与旅游形象低端化三个自身问题。

6,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政策瓶颈有哪些

一、缺乏一整套的旅游产业政策   从总体来看,目前国务院一共发布了三个产业政策:一是汽车产业政策;二是水利产业政策;三是电子信息产业政策。虽然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发展本地区旅游业的若干政策,国家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但我国还没有出台一整套有关旅游产业的政策。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显示,旅游业界对旅游产业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旅游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在旅游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方面,虽然目前我国的旅游教育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然而,相对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言,旅游教育的质量很难保证。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尚缺乏全国统一的培训计划和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培训系统分割严重,而且存在着许多漏洞,很难真正达到旅游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存在脱节现象   在旅游产业的财政政策方面,因为旅游产业是一项资金密集型的经济产业,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不足一直是阻碍我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绊脚石。虽然我国已经有了一系列的投资扶持政策,如土地政策的优惠,税收政策的优惠,外汇兑换的政策(包括外商所得利润和工资等收入汇出的自由),相应金融政策的支持以及必要的财政支持,但在旅游业的实施上往往与政策脱节,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国家旅游产业投资政策,且政策形式较为单一。另外,在市场准入、透明度、国民待遇上都存在着壁垒。   四、缺乏规范市场行为主体的行政规制和法律规制   在旅游相关的法律方面,旅游管理机构行使职权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一直是制约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与国际水平同步的瓶颈问题。从全国来看,我国仅有一部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国性旅游专门法规——《旅行社管理条例》,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从地方来看,各地制定的一些涉及旅游的法规往往与其他行业的管理内容杂糅在一起,较少有单方面整体反映旅游管理的专门法规。由于缺乏规范市场行为主体的行为规制和法律规制,使得管理部门在对行业主体进行管理时无据可依,无法可施。   五、目的地推广弱于东亚太著名目的地   在旅游目的地推广方面,多年来,旅游发展基金不足,是困扰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了收取机场费(旅游发展基金)的制度,但由于数量小且资金来源单一,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旅游发展基金的不足直接导致宣传费用的匮乏,中国国际市场促销费用是700—1 000万美元,海外办事处15个,相对于东亚太著名目的地来说,我们的宣传投入过少,另外,在宣传推广手段等方面也弱于东亚太著名目的地。   六、忽视了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培育   在扩大入境旅游政策方面,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过程是先发展入境旅游,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旅游开始逐步兴起,90年代以来,出境旅游逐步产生,总体来看,除了出境旅游市场上还有一些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之外,基本上都形成了买方市场的局面,因此,相对忽视了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培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签证问题。特殊的政治原因使我国同大多数主要客源国之间的签证手续异常烦琐,办理和审批时间也较长,而且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像欧盟成员国之间那样实行互免签证制度。但是,国外那些追求旅游体验效率的旅游者一般都不会在签证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这种矛盾很容易使部分客源分流到其他国家。   另一方面,航空的开放问题。有一个说法是,开放的国家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天空,但国家航空主管部门认为天空的开放涉及到国家主权的问题,一旦涉及到国家主权问题就免谈。另外,我国在一些能够成为潜在客源市场的国际航线和航点上存在空白。例如,我国与南美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没有直达航线,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入境旅游的发展。
发展瓶颈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业发展方式 现阶段,相对于旅游业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互联网+,ota等旅游发展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机遇。 2、旅游业发展定位 伴随旅游市场的活跃,全国地方旅游产业都在酝酿变革和创新,所以新疆旅游业的品牌定位,地方特色产业定位影响其长远发展。 3、客源 伴随全国旅游市场的变革,争客源将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制定区域、全国乃至全球引流战略是必须且必要的。 4、旅游基建投资和现代化管理 这从内在要素上对新疆旅游业提供挑战,比如营销投入等等。
文章TAG:中国中国旅游旅游旅游发展中国旅游发展困境有哪些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