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边游 > 知识 > 路线方案比选设计资料,一套完整的工程项目比选资料有哪些

路线方案比选设计资料,一套完整的工程项目比选资料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5-04 10:33:16 编辑:国内旅游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一套完整的工程项目比选资料有哪些

组织设计 方案资料。工序资料。评定资料等等
正确答案:b,c 解析:工程项目多方案比选主要包括:工艺方案比选、规模方案比选、选址方案比选.甚至包括污染防治措施方案比选等。无论哪一类方案比选,均包括技术方案比选和经济效益比选两个方面。

一套完整的工程项目比选资料有哪些

2,道路基本型曲线相关内容以及设计方案的确定

所谓基本型曲线是指道路的平曲线由直线段-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段组成。在道路线型设计时,分如下几步走:选线、平曲线设计、竖曲线设计、横断面设计。选线即根据地形特点确定设计道路的走向;平面设计要做的工作就是确定已定走向路线的平曲线要素,附带逐桩坐标表;竖曲线设计在平曲线设计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平包竖的原则进行竖曲线设计,附带高程表;横断面设计在路基设计和平竖设计完成的基础上进行道路的横断面设计,主要是检验平竖线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平移,并便于填挖方量的计算。当然也可以几个路线方案同时设计,最后平竖横设计完成后再进行方案比选。线型设计方案基本就这些内容了,还有就是路基路面的内容了。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道路基本型曲线相关内容以及设计方案的确定

3,道路选线的新理念和总体设计内容有哪些

1、 路线设计是道路设计方案的核心,是对道路布置进行具体设计,包括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和道路交叉等设计内容;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还应包括与交通组织、市政管线、公共设施、绿化景观、生态环境的总体协调。2、城市道路设计特点:(1)城市道路设计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应包括规划、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同时众部门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协作的关系,道路工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例如从道路的规划到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需要规划、业主和设计单位的共同参与;从设计招标到竣工验收,主要需要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和质检等部门的相互协作。由此可以看出,道路的设计过程体现了系统科学的思想,可将道路的最终修筑看作是一个整体,而在道路的修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视为整体中的要素,只有各要素之间合理、高效的相互协作,才能顺利的完成最终的认为,整个过程体现了系统科学中的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原则。(2)城市道路设计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城市道路设计涉及到的专业包括测量钻探、道路、桥隧、交通、照明、排水、绿化等,在不同设计阶段各专业工作的侧重点将有所区别。测量钻探是各项工作的前提,此项工作应该由勘探部门所负责,而道桥部门则负责路线走向、平纵横、路基处理等工作,最后,照明、排水和绿化等工作则由市政部门所完成。道路设计工作涉及专业虽多,可是各专业并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关联的,在项目负责人的统一协调下完成从方案规划到施工图的最终设计。(3)城市道路设计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城市道路最终以何种形式呈现的世人面前,主要是设计人员所决定的,设计人员具有的主观性也变相的说明了道路设计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城市道路项目从方案的确定到最终的实施阶段中的任何一个过程中,设计工作总是最前面的一个环节,其它部门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设计方案进行的,各个部门可以对设计方案提出反馈意见,但最终的设计方案还是由设计人员而定,设计人员通过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完成设计图纸,为了能保证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可以高效有序地进行,设计人员应该同时具备协调沟通、技术应用以及对设计阶段认识和工程总结等能力,确保使工程顺利展开。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道路选线的新理念和总体设计内容有哪些

4,道路勘测设计如何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在道路勘测设计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对应于初步设计的称为道路初测;对应于施工图设计的称为道路定测。    一、道路初测    (一)日的、任务及准备工作    1.目的任务    初测是两阶段设计的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工作。    初测的目的是根据批复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修建原则和设计方案,进行现场勘测,确定采用的方案,并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资料。    初测中路线方案的选定应采用“纸卜定线法”,当受地形、地物及设备条件限制时,可采用“现场定线法”。    初测的任务则是要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查落实,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    2.准备工作    1)搜集资料    为满足初测和初步设计的需要,航摄像片初测前应收集、掌握以下资料:    (1)可供利用的各种比例地形图、航测图、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资料。    (2)了解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收集沿线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基本烈度等资料。    (3)搜集沿线农林、水利、铁路、公路、航道、城建、电力、环保等有关部门的规定及规划、设计、科研成果等资料。 (4)对于改建公路还应收集原路的测设、施工及路况等资料。    另外注意以下资料的收集与调查:    (1)了解沿线地形情况,拟定路线途径的地形分界位置。    (2)了解沿线涉及测量工地的地形、地貌、地物、通视、通行等情况。拟定勘测工作的困难类别。    (3)调查沿线生活供应、交通条件等情况。    2)室内研究路线方案    根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路线基本走向方案,在既有地形图(1:10000-1:5嗍)与航测照片上进行室内研究,并进行初步的方案比选,拟定需要勘测的方案及比较路线,确定现场需要调查和落实的问题。    3.路线方案的现场核查和落实的问题    开测前,应组织路线、地质、桥涵等专业的主要人员,必要时邀请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派员参加进行现场路线方案的核实工作。核实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    (1)核查所搜集的地形图与沿线地形、地物有无变化,对拟定的路线方案有无干扰,并研究相应的路线调整方案。    (2)核查沿线居民的分布、农田水利设施、主要建筑设施等,并研究相应的路线调整方案。    (3)核查路线各种地上、地下管线,重要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景观区点等,应研究路线布设后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    (4)对沿线重点工程和复杂的大、中型桥,隧道,互通立交等,应逐一核查落实其位置及设置条件。    (5)了解沿线主要建筑材料的产地、质量、储量和开采条件,对缺乏的筑路材料应提出解决的途径。    (6)核查工作应与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对重要的路线方案、同地方规划或设施有干扰的方案,应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    (7)核实中应充分考虑对环保的影响。    4.资料整理    通过收集资料和现场的查实调查,应提出如下资料:    (1)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概略说明沿线的地形、河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情况;指出采用路线方案的理由,提供沿线主要工程和主要建筑材料情况,提出勘测中应注意的事项、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    (2)估计野外工作的困难程度和工作量,确定初测队伍的组织及必备的仪具和其他装备,编制野外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    (3)提出主要工程(如桥涵、隧道、立交等)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量和要求。    (二)初测的内容与步骤    根据实际情况对拟定的路线方案和比较方案进行调整与修正,确定路线走廊带后进行初测

5,路线方案比选考虑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

预算表上的技术经济指标就是01表各项目节细目算出来的预算金额除以各项目节细目的工程数量,比如挖土方7元/m3,路基工程1000万元/公路公里等。有了这个指标可以对造价的高低进行判断。如果正常挖土方指标是5元/m3,你编的预算指标是10元/m3,就要好好检查一下是不是哪里有错误。
架空线路的路径选择,简称选线,是一项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路径选择得合理与否对线路设计是否合理有重要的作用。关于架空线路的路径选择要求,我们曾在第一章中有所介绍,下面作进一步说明。 一、选线步骤 选线就是在线路起迄之间选出技术、经济合理的线路路径。一般分为室内选线和现场选线两步。 室内选线是在大比例尺寸的地形图(1:50000或更大比例)上进行选线。在图上标出起迄点、必经点,综合考虑各种条件,作出几个方案,经过比较保留两个比较好的方案。然后,向有关部门(邻近或交叉设施的主管部门)征求意见,签订协议。再到现场踏勘,验证图上方案是否符合实际,对建筑物密集地段进行初测。最后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个合理方案。 现场选线是把室内选定的路径方案在现场落实、移到现场,确定线路的最终走向。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到特殊杆位能否立杆。 二、选择路径的原则 DL/T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对路径选择有以下明确的要求。概述如下: (1) 选择线路路径时应遵守我国有关法律和法令。 (2) 选择线路路径, 应认真作做好调查研究, 少占农田,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运输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与有关单位...架空线路的路径选择,简称选线,是一项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路径选择得合理与否对线路设计是否合理有重要的作用。关于架空线路的路径选择要求,我们曾在第一章中有所介绍,下面作进一步说明。 一、选线步骤 选线就是在线路起迄之间选出技术、经济合理的线路路径。一般分为室内选线和现场选线两步。 室内选线是在大比例尺寸的地形图(1:50000或更大比例)上进行选线。在图上标出起迄点、必经点,综合考虑各种条件,作出几个方案,经过比较保留两个比较好的方案。然后,向有关部门(邻近或交叉设施的主管部门)征求意见,签订协议。再到现场踏勘,验证图上方案是否符合实际,对建筑物密集地段进行初测。最后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个合理方案。 现场选线是把室内选定的路径方案在现场落实、移到现场,确定线路的最终走向。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到特殊杆位能否立杆。 二、选择路径的原则 DL/T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对路径选择有以下明确的要求。概述如下: (1) 选择线路路径时应遵守我国有关法律和法令。 (2) 选择线路路径, 应认真作做好调查研究, 少占农田,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运输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与有关单位或部门协商,本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进行方案比较,做到技术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3)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使路径长度最短、转角少、转角角度小、特殊跨越少、水文地质条件好、投资少、省材料、施工及运行方便、安全可靠。 (4)线路应尽可能避开森林、绿化区、果木林、防护林带、公园等,必须穿越时也应从最窄处通过,尽量减少砍伐树木。 (5) 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免拆迁,减少拆迁房屋和其它建筑物。同时,线路应尽量避开重冰区、不良地质地段,以减少基础施工量。 (6) 耐张段的长度,一般采用3~5Km。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和运行、施工条件许可时,可适当延长。高差或档距相差非常悬殊的山区和重冰区,应适当缩短。 (7) 有大跨越的输电线路,其路径方案应结合大跨越的情况,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跨越点应尽量避开河道不稳定、地质不良、土地易流失等影响安全运行的地带,否则应采取可靠措施。 三、初勘 初勘是按在图上所选定的线路路径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测,检验它是否与搜集到的情况相符,并决定方案的取舍。 初勘工作一般由设计、施工和运行单位的相关人员集体进行。初勘工作阶段需完成以下几项工作内容。 (1)核对图上选线的实际位置,将最新变化情况增补在地形图上。 (2)了解沿线的地形、地质、地物、水文等情况。收集沿线的气象资料,同时要了解沿线道路、交叉跨越、建筑物、林木等情况。 (3)对可能影响路径方案的复杂地段,需进行重点踏勘。例如:进出线走廊、特殊跨越处、城镇拥挤地段、交通困难区、恶劣气象地段等。

6,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 一、规划设计说明书 1、道路地理位置图   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2、概述 (1)经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有关评审报告及设计委托书; (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4)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3、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道路现状评价; (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3)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 (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等; (5)工程地质资料; (6)地震基本烈度及对大型工程构筑物区域地震分析评价。 4、工程概况(规划简况) (1)工程地点、范围、规模、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2)规划简况:着重阐明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道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3)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4)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5)如为改建道路,需说明原有道路情况,包括路面和路基宽度、路面结构种类及强度、交通流量情况、车速、排水、路面完好程度以及沿线行道树树种,树干直径等; (6)简述工程建成后的功能和效益: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解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5、道路设计 (1)道路规划情况,包括规划位置、道路规划等级,规划横断面、竖向规划、地上、地下杆管线位置、主要交叉路口的规划; (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3)平面和纵、横断面设计原则及内容;包括设计道路位置、走向、平面控制点的确定,道路竖向设计的原则及控制因素,设计横断面布置形式,宽度和断面组合的确定与规划横断面和现况横断面(改扩建道路)的关系,现况与新建地上、地下杆管线与设计断面间的平面与高程的配合原则; (4)设计方案比选及远近期结合和近期设施方案; (5)纵、横断面设计方案比选; (6)沿线各种交叉设置方式方案比选,实施方案路口(含平交、立交)交通流量、流向分析、交通组织及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原则及各部分的基本尺寸和主要设计参数; (7)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比选,实施方案确定的原则及内容,包括路基水温及土质、路基强度设计,路面结构类型及设计路面厚度的确定,包括荷载标准、计算方式、计算参数、结构组合、材料选择。利用旧路工程,需做旧路强度测定与技术论证; (8)桥梁、隧道及附属构筑物设计原则及内容:包括立交桥梁、过河桥、隧道、大型涵洞、过街设施、公交停靠站、挡墙及交通工程设施; (9)道路排水方式选择的依据:排水设计频率的确定,方案比选,如为雨水泵站,应确定泵站位置、形式和构筑物标准; (10)附属工程包括: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11)沿线环境保护设施及评价; (12)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13)工程建设阶段划分; (14) 设计配合:各类新地上、地下杆管线、沿线文物古迹、特殊建筑、相关部门(规划、业主、管理单位、县、乡、村)的联系配合; (15)存在问题与建议:包括需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对下阶段设计工作的建议。 二、附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勘测及设计合同、有关部门的批复以及协议、纪要等。 三、设计图纸 (1)平面总设计图(包括设计道路(或立交)在城市道路网的中的位置,沿线规划布局和现状重要建筑物、单位、文物古迹、立交、桥梁、隧道及主要相交道路和附近道路系统); (2)平面设计图(包括规划道路中线位置,红线宽度、规划道路宽度、道路施工中线及主要部位的平面布置和尺寸。拆迁房屋征地范围,桥梁、立交平面布置,相交的主要道路规划中线、红线宽度、道路宽度、过街设施(含天桥和地道)及公交车站等设施,主要杆管线和附属构筑物的位置等); (3)纵断面图(包括道路高程控制点及初步确定纵断线形及相应参数,立交主要部位的高程,新建桥梁、隧道、主要附属构筑物和重要交叉管线位置及高程,立交应包括相交道路和匝道初步确定的纵断,如设有辅路或非机动车道应一并考虑); (4)典型横断面设计图(包括规划横断面图、设计横断面图、现状横断面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现况或规划地上、地下杆管线位置、两侧重要建筑、路面结构设计图); (5)广场或交叉设计图(包括主要尺寸、形式布置、公交车站、过街设施、渠化设计、局部部位的竖向等高线设计图); (6)挡土墙、涵洞及附属构筑物图; (7)交通标志、标线布置图; (8)工程特殊部位技术处理的主要图纸; (9)桥梁、排水、监控、通信、供电、照明设施图。
文章TAG:路线方案比选设计资料一套完整的工程项目比选资料有哪些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